姚廣孝

出處:清•張廷玉《明史》列傳第三十三;整理:梓兒

姚廣孝,長洲人,本醫家子。年十四,度為僧,名道衍,字斯道。事道士席應真,得其陰陽術數之學。嘗游嵩山寺,相者袁珙見之曰:「是何異僧!目三角,形如病虎,性必嗜殺,劉秉忠流也。」道衍大喜。

洪武中,詔通儒書僧試禮部。不受官,賜僧服還。經北固山,賦詩懷古。其儕宗泐曰:「此豈釋子語耶?」道衍笑不答。高皇后崩,太祖選高僧侍諸王,為誦經薦福。宗泐時為左善世,舉道衍。燕王與語甚合,請以從。至北平,住持慶壽寺。出入府中,跡甚密,時時屏人語。及太祖崩,惠帝立,以次削奪諸王。周、湘、代、齊、岷相繼得罪。道衍遂密勸成祖舉兵。成祖曰:「民心向彼,奈何?」道衍曰:「臣知天道,何論民心。」乃進袁珙及卜者金忠。於是成祖意益決。陰選將校,勾軍卒,收材勇異能之士。燕邸,故元宮也,深邃。道衍練兵後苑中。穴地作重屋,繚以厚垣,密甃翎甋瓶缶,日夜鑄軍器,畜鵝鴨亂其聲。建文元年六月,燕府護衛百戶倪諒上變。詔逮府中官屬。都指揮張信輸誠於成祖,成祖遂決策起兵。適大風雨至,簷瓦墮地,成祖色變。道衍曰:「祥也。飛龍在天,從以風雨。瓦墮,將易黃也。」兵起,以誅齊泰、黃子澄為名,號其眾曰「靖難之師」。道衍輔世子居守。其年十月,成祖襲大寧,李景隆乘間圍北平。道衍守禦甚固,擊卻攻者。夜縋壯士擊傷南兵。援師至,內外合擊,斬首無算。景隆、平安等先後敗遁。成祖圍濟南三月,不克。道衍馳書曰:「師老矣,請班師。」乃還。復攻東昌,戰敗,亡大將張玉,復還。成祖意欲稍休,道衍力趣之。益募勇士,敗盛庸,破房昭西水寨。道衍語成祖:「毋下城邑,疾趨京師。京師單弱,勢必舉。」從之。遂連敗諸將於淝河、靈璧,渡江入京師。

成祖即帝位,授道衍僧錄司左善世。帝在籓邸,所接皆武人,獨道衍定策起兵。及帝轉戰山東、河北,在軍三年,或旋或否,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。道衍未嘗臨戰陣,然帝用兵有天下,道衍力為多,論功以為第一。永樂二年四月,拜資善大夫、太子少師。復其姓,賜名廣孝,贈祖父如其官。帝與語,呼少師而不名。命蓄髮,不肯。賜第及兩宮人,皆不受。常居僧寺,冠帶而朝,退仍緇衣。。出振蘇、湖。至長洲,以所賜金帛散宗族鄉人。重修《太祖實錄》,廣孝為監修。又與解縉等纂修《永樂大典》。書成,帝褒美之。帝往來兩都、出塞北征,廣孝皆留輔太子於南京。五年四月,皇長孫出閣就學,廣孝侍說書。

十六年三月,入觀,年八十有四矣,病甚,不能朝,仍居慶壽寺。車駕臨視者再,語甚歡,賜以金睡壺。問所欲言,廣孝曰:「僧溥洽系久,願赦之。」溥洽者,建文帝主錄僧也。初,帝入南京,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,溥洽知狀,或言匿溥洽所。帝乃以他事禁溥洽。而命給事中胡熒等遍物色建文帝,久之不可得。溥洽坐系十餘年。至是,帝以廣孝言,即命出之。廣孝頓首謝。尋卒。帝震悼,輟視朝二日,命有司治喪,以僧禮葬。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、特進榮祿大夫、上柱國、榮國公,謚恭靖。賜葬房山縣東北。帝親制神道碑誌其功。官其養子繼尚寶少卿。

  廣孝少好學,工詩。與王賓、高啟、楊孟載友善。宋濂、蘇伯衡亦推獎之。晚著《道余錄》,頗毀先儒,識者鄙焉。其至長洲,候同產姊,姊不納。訪其友王賓,賓亦不見,但遙語曰:「和尚誤矣,和尚誤矣。」復往見姊,姊詈之。廣孝惘然。

  洪熙元年,加贈少師,配享成祖廟庭。嘉靖九年,世宗諭閣臣曰:「姚廣孝佐命嗣興,勞烈具有。顧系釋氏之徒,班諸功臣,侑食太廟,恐不足尊敬祖宗。」於是尚書李時偕大學士張璁、桂萼等議請移祀大興隆寺,太常春秋致祭。詔曰:「可」。

白話簡述版:

姚廣孝(1335-1418)明蘇州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,十四歲出家爲僧,名道衍,字斯道。洪武中從燕王朱棣到北平(今北京),爲心腹謀士。惠帝削藩,他勸燕王起兵,並爲籌劃軍事。成祖即位,複姓,賜名廣孝,授太子少保。曾參與重修《太祖實錄》與編纂《永樂大典》等工作。工詩文,有《姚少師集》等。

朱元璋過世後,一場宮廷奪位戰蓄勢待發。正當燕王猶豫未決時,姚廣孝安排袁珙為燕王面相。燕王故意混在衛士群中在酒館喝酒,袁珙一走進來,便馬上跪在燕王的面前,其他人故意取笑袁珙,但袁珙仍不為所動,接著,在袁珙一番「天子之相」的說法下,說的燕王是飄飄然,立生起兵之意。

 就在即將舉兵之際,一陣暴風雨將屋簷上的瓦落下來數塊,燕王認為這是不祥之兆,心理很煩躁,臉上一片愁容,而一旁的姚廣孝卻對燕王恭賀。燕王聽了申斥道:「你這個妄和尚,恭賀什麼呢?」姚廣孝不慌不忙地回答說:「殿下沒聽說過嗎,『飛龍在天,從以風雨』。屋瓦墜地,這是上天示意,要殿下換住黃屋了。」燕王一聽,果然轉憂為喜,信心倍增。

 卜筮是一種文化現象,也是一種歷史現象;它是歷史的產物,也翻轉過來影響著歷史,特別是對於歷史上關鍵位置上的人物來說,占卜往往能發揮很大的作用。姚廣孝利用燕王不安的心理,藉由術士占卜幫他下定了決心。

 緊接著一連串戰事的開展,姚廣孝扮演著鎮定後方、給予信心、指引方針的重要人物,也就是他,才使得燕王在戰事不論勝利或失敗的情況下,都能進退自如,攻守有序,最後坐上「明成祖」的登極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