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名片 |
||
出處/《文史趣味小品》、《紅樓夢》(上);整理/梓兒 |
||
話說高南雁柔情蜜意地勸菁娘,菁娘是個聰穎體貼的女子,看出高南雁的用心,急忙避開他。高南雁表示要照料菁娘母子一輩子時,菁娘堅不接受,高南雁又急又氣,又不能明說,恐怕會嚇壞菁娘。忽然高奇來報,四川唐門持拜帖來見。高南雁立即回絕,菁娘如釋重負,好言建議他要去接見客人。高南雁怏怏不樂離去。自然地,不知情的唐蔚和伯溫等人就被掃到「風颱尾」囉!基於同情差點被拒絕的四川唐門女少主,來談談她所持的「拜帖」吧! 古人拜謁長官或名人時,一般要持「刺」去拜見。如唐劉禹錫〈送魯周儒赴舉詩引〉:「晨門曰:『有九疑生持一刺來謁。』」意思是說:看門的人報告主人說:「有一個九疑地方的青年拿著刺來拜見。」 「刺」相當今天的名片,最初興於西漢,古代用竹片、木片製成,用鐵筆刺上字,所以叫「刺」。又稱為「刺字」。當時書寫姓名、籍貫、官爵於竹木片上,作拜謁通名之用,叫作謁,東漢末則稱為刺。後世雖改用紙片,但仍以刺或名刺稱之,亦有稱名紙者。如李覯〈送古山人〉詩:「乍出山來言語拙,莫將刺字謁王公。」因「刺」上標有姓名,所以又叫做「名刺」。如元稹〈重酬樂天〉詩:「最笑近來黃叔度,自投名刺占陂湖。」因為「刺」是介紹名份的,所以一般人拜見長官賢達,當然要手持一「刺」了。 後來,名片不再用竹片,而是用紙做成,故而「名刺」就改稱「名紙」了。明•田藝蘅《留青日札》說:「古者削竹木以書姓名,故曰刺。後以紙書,謂之名紙。」《唐摭言》載:「狀元以下,到主司宅,下馬綴行,而立斂名紙通呈,與主司對拜。」(見郁賢皓《文史編》)名紙又稱「名帖」。明•彭大翼《山堂肆考》:「名紙,謂寫名於紙上,今呼名帖。」 這裡有個疑問,以上所據唐人詩句,稱名片為「刺」、「名刺」。而《唐摭言》為五代人所撰,述唐事,而又稱名片為「名紙」。唐朝以後,姑且不論。而同是一個唐朝,倒是使用「名刺」或「名紙」呢?漢蔡倫造紙,應該說使用「刺」的年代應在紙的發明以前。這裡估計有兩種可能:一是「名刺」和「名紙」,有了紙以後,還在社會上並用一段時期。但這種可能性極小,那時「名紙」只是二指寬的一個紙條,一般士大夫階層不致買不起裡,又何必再去用鐵筆刺竹片、木片呢?再就是人們對名詞的沿用有一個習慣問題。如「冊」和「卷」本是古時用竹木和絲帛材料寫書而用的名詞,有了紙以後已近千年,為書寫和印刷所普遍採用,而「冊」和「卷」這個名詞,至今還被沿用。唐朝把「名紙」也稱「名刺」,為習慣所使然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但必須肯定,在紙的發明以前,人們有一個使用「刺」的階段。 清•趙翼《陔餘叢考》卷三十《名帖》:「以紙通名,謂之拜帖。劉馮《事始》云:『古者削木以書姓名,故謂之刺,後世以紙書,謂之名帖。』按此說亦有可疑者。既云削木為刺,則應是未有筆墨之前,乃六經及先秦之書並無刺字,漢初猶稱謁,……懷刺始見於禰衡。竊意,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,漢時謂之謁,漢末謂之刺,漢以後雖用仍相沿曰刺。」 古人投「名紙」或投「名刺」也有不順利而碰釘子的(編按:劇中的唐蔚,不也是差點碰釘子了嗎?幸好,有琴聲做引,不然就糗大了),寫來以資談助。如《唐摭言》卷十載:劉魯風在浙江西道拜謁一位熟悉的貴人,被掌管引見的拒之門外,於是寫詩道:「無錢乞與韓知客,名紙生毛不為通。」意思是:沒錢送給看門人,名片磨毛邊也沒有通報。又《後漢書》〈禰衡傳〉:「建安初,〔禰衡〕來遊許下,始達潁川,陰懷一刺,既而無所之適,至於刺字漫滅。」「刺」上的字都模糊了,可見無處投獻的困境。李商隱〈江上〉詩:「刺字從漫滅,歸途尚阻修」。用的就是這個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