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/梓兒
丐幫少幫主不在幫內,就是為了要尋找義父,所以遇上伯溫一行人。
不止這齣戲,幾乎一些武俠小說、古典小說,多多少少都會談到丐幫,大抵是咱們中國人常飽受流離顛沛之苦,太平的日子不多,乞兒在太平時常見,戰亂時更是暴漲人數,真不知是咱們中國社會的一大弊態或是無奈呢!
從文獻中看,丐幫的出現,或許要以宋元話本小說《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為最早。故事中提及宋代杭州有位世襲了七代的「團頭」金老大,統轄著全城的叫化子。這個「團頭」,近似於後來的「丐幫幫主」。這個「團頭」的故事,在明馮夢龍的《全像古今小說‧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裏,有著更詳細的介紹。由此可見,南宋時已經有乞丐行幫的組織了。到了清代,各縣城也有管理乞丐的行幫首領,稱作「丐頭」,多半由當地的 黑幫頭頭或地痞流氓充任。丐頭以「杆子」為權力象徵,猶如「尚方寶劍」,藉以懲罰違犯幫規的乞丐,「打死無怨」。至於京師的丐幫,則有黃、藍杆子之別。
黃杆子多屬八旗中游手好閒、橫行市井之徒,丐頭則由其中位尊勢大又桀傲不馴的王公貝勒擔任,以備治服群丐。藍杆子則是普通乞丐,幫內實行霸權式的封建家長制度,平時須繳出乞獲的兩成予丐頭,若屬新來乞丐,則必須將三天內的收穫全部獻出。乞丐行幫,在歷史上還未見到全國性的組織。直到武俠小說中,丐幫才成為天下武林第一大幫,勢力遍及全國,至於他的地位,應該是從金庸的作品中開始 才被提昇的。丐幫在金庸的《射雕》三部曲、《笑傲江湖》、《天龍八部》中,都對故事情節有明顯的影響,而且更成功的,還替丐幫建制了一套完備的組織架構:一是創造出幫主的武器、也是幫內至高無上的信物——青竹打狗棒,丐幫弟子見棒如見人,不敢稍有違逆。二是創造出獨傳幫主的武功——降龍十八掌、打狗棒法,剛猛、神巧兼具。三是幫內等級分明,以所揹布袋一至九袋為別,愈多的地位愈高。
劉劇中雲煙的角色讓我想起黃蓉,青竹打狗棒都有,整個丐幫組織感覺上和金庸設定的一樣,連她的脾氣都像,可惜丁沖不是郭靖。老實是老實,就是多情了點。^^|||
此外,金庸還派中分派的創造了幫內兩大勢力:污衣、淨衣兩派, 增加了爭鬥上的刺激性。 由於金庸創造了一位活靈活現的丐幫的傳奇幫主「北丐」洪七公,所以後來 的許多武俠小說紛起效尤,甚至還有板有眼地敘起譜系來,將自己書中的丐幫算成洪七公下傳的多少代,以求徵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