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/《文史趣味小品》;整理/梓兒
蛐蛐兒(北平方言,對蟋蟀的稱呼),是一種好鬥的昆蟲,正名叫蟋蟀。有許多年代,鬥蟋蟀的風氣很盛。
早在兩千五百年前,經孔子刪定的《詩經》中,就有「蟋蟀」之篇,留下了「蟋蟀在堂」、「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」等詩句。漢魏人稱蟋蟀為「吟蛩」(蛩,音窮,指蝗蟲一類的昆蟲),即善於吟叫的小蝗蟲。〈古詩十九首〉有詩道:「明月皎夜光,促織鳴東壁」這裡說的「促織」,即指蟋蟀。古時候,對一般家庭婦女來說,蟋蟀的叫聲,就是秋涼天氣的信號,到了秋涼就要裁製過冬的寒衣。為此,織婦就得趕緊織布,所以蟋蟀又被人們稱為「促織」。清•于敏中等編《日下舊聞考》卷一五一考促織:「爾雅翼曰:蟋蟀生野中,好吟於土石磚甓間,鬥則矜鳴,其聲如織,故幽州謂之促織也。」
長期以來,人們發現蟋蟀有好鬥的性格。顧久薦《負曝雜錄》記載:「鬥蛩之戲,始於天寶間,長安富人縷象牙為籠而蓄之,以萬金之資,付之一喙。」
此風愈演愈熾,南宋時,上至王公,下至庶民,甚至出家人也有樂此不疲者。相傳濟公和尚就善鬥蟋蟀。南宋宰相賈似道,是著名的「蟋蟀宰相」,置國家危亡於不顧,常與妻妾蹲在地上鬥蟋蟀,還寫過一本《促織經》。明朝有一位好鬥蟋蟀的皇帝,每年向民間征收蟋蟀,他還親自命令蘇州知府,採辦促織一千個。為此當地大人小孩,一齊出動,常「群聚草間,側耳往來,面貌兀兀,若有所失。」蒲松齡《聊齋誌異》有〈促織〉一文,寫的是明宣德年間有一窮愁潦倒的書生,名叫成名,被攤派捕捉蟋蟀進貢。成名捕捉不到,惶惶不可終日。最後終於捉到一隻好的蟋蟀,又被兒子不小心捏死了。兒子畏「罪」投井自殺,他的靈魂卻化成一隻善鬥的蟋蟀,由成名獻給皇帝,得到重賞。唉!人不如蟋蟀呀!流露出社會不平等的病態啊!【按編:查其文字,「蟋蟀之歌」定是由這篇聊齋改編而成的,連男主角的名字都很像。】
早年由於鬥蟋蟀之風盛行,養蟋蟀的設施也日益精進。皇帝、富豪,以金或象牙為籠,一般人家也把蟋蟀放在「精瓷盆盂」裡。另外還出現專門的場地和專門調教蟋蟀的人。《帝京景物略》記載:「七月始鬥促織,壯夫、士人亦為之。鬥有場,場有主者,其養之又有師。」看來這小小蟋蟀真是有大名堂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