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御史姚平直諫一事來看:姚平真有其人?御史之職為何?論功臣遭誅一事及鄱陽湖之戰

整理/梓兒

 這集中,豬頭皇帝出現的次數只有兩回,因為他只能算是配角,第一回出現時就是他吃點心時。伯溫面稟不可因御史直諫而殺了盡心的大臣。以下衍生幾個問題:姚平其有此人?御史的責任和豬頭皇帝對待功臣的態度。

 首先,站長查遍所有可能性的資料,就是找不到姚平,只找到姚廣孝。也許網站上的資料較不完整,不過連明史都沒有這號人物,這可就奇了,目前對此人的身份存疑一下。不過,御史中丞不是劉基嗎?

 御史,在戰國時代帶有監察性質。秦王與趙王在澠池會上,由御史記其言行,有監察作用。秦朝的御史大夫有堅察職權,派到地方行使監察權力的稱監御史。專門監察機構是西漢末由尚書署改成的御史台。御史台又稱憲台,與謁者台、尚書台合稱「三台」,故也稱監察官為台官。從東漢末到清末,御史中丞的名稱改變多次,但它一直是「天子耳目」,由京師到外地巡按,不算作正式的地方官員。

 晉以後,由御史中分出侍御史加「檢校」銜出外巡察、稱檢御史。其職務與秦時監御史相同。以後名稱複雜,不過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罷了。其中御史中丞一職,劉基也曾擔任過。

 御史是台官,專管監察彈劾內外百官、辨明冤枉。至於向皇帝進諫的,則為諫官。這兩者職權本不相同。不過,明太祖時廢諫院,以給事中兼領監察諫職,於是台諫開始合一。明代的都察院派監察御史分享對省區(布政司)專職監察,稽查政務,兼職監察六部(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工、刑)以外的中央機構,故權勢很大。不過看來,這姚先生會有如此的下場,應不屬於諫官吧!

 豬頭皇帝在開國後,已經暗中開始殺害有功大臣,所有明瞭內情的功臣除了默默承受,似乎別無他計。站長曾讀過一則真實的例子,一名駙馬(豬頭皇帝的女婿)和朱元璋對盞後,微醺之際,加上他稍胖,竟忘了豬頭皇帝的禁忌,寬衣後脫口說出想把頭髮剃光才痛快之語。豬頭皇帝不語,他被自己的話嚇出冷汗,趕夜真把頭髮剃光,開始參禪禮佛,讓豬頭皇帝笑他真的瘋得可以,才逃過這場浩劫。連自己的女婿都會如此了,更何況是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大臣呢!莫怪劉基為求自保告老還鄉,無奈朱元璋立意趕盡殺絕,下蠱害死了這位開國元老。即使馬皇后救了他,也無濟於事。另一樁開國元老就是宋濂。這位擬檄文的學者,因其孫受胡惟庸事件的牽連,他也列入黑名單,要不是馬皇后以絕食為他祈福,恐怕他的下場就是斬首之刑了。不過,年邁的他,遭罪受貶,客死途中,一個慘例啊!

 說起鄱陽湖之戰,恐怕知道的人不多,連站長也是為了查資料才知此戰和大明開國有極大的關連。元朝末年,南方各反元武裝在取得初步勝利後,相互間矛盾日趨尖銳。以應天(今南京)為統治中心的吳國公朱元璋,同以武昌為統治中心、自立為漢帝的陳友諒,轄區相鄰,相互兼并,屢動干戈。當時朱元璋的心腹大患就是張士誠和陳友諒,劉基建議他先對付陳友諒,再來處理張士誠也不遲,朱元璋接受了。

 至正二十三年(1363)四月二十三,陳友諒乘朱元璋率軍北援安豐(今安徽壽縣)紅巾軍、江南兵力薄弱之隙,揮師號稱60萬,取道水路,圍攻洪都(今南昌)。守將朱文正奮力固守,并派人赴應天告急。朱元璋聞訊後,令朱文正繼續堅守,以疲憊消耗陳軍;於七月初六親率舟師20萬救援洪都,十六日進至鄱陽湖口。朱元璋為把陳軍困於湖中,先部署一部兵力扼守涇江口和南湖嘴,切斷陳軍歸路;又調信州(今江西上饒)之兵守武陽渡(今南昌東),威脅陳軍側後;親率主力進入鄱陽湖,與陳軍決戰。

 陳友諒圍攻洪都85天不克,驚聞朱元璋來救,遂撤圍移師鄱陽湖迎戰。七月二十,兩軍在康郎山水域相遇。次日,朱元璋見陳友諒聯巨艦當前,令右丞徐達、參政常遇春等分率舟師迫近陳軍,先發火炮,再射利箭,繼以短兵相搏,毀陳軍巨艦20余艘,殺傷陳軍數萬人。二十二日,陳友諒率全部巨艦出戰。朱軍因舟小,仰攻不利。下午,東北風起,朱元璋採納部將郭興的建議,改用火攻,命敢死士駕駛裝滿火具的小舟,偷襲陳軍。頓時風急火烈,焚陳友諒巨艦數百艘,陳軍大敗,死者過半,陳友諒弟友仁、友貴等重要將領被燒死。(好像火燒赤壁耶!)陳軍連戰皆敗,不敢再戰。朱元璋為控扼長江水道,乘夜移軍左蠡。陳友諒也移舟泊於渚磯。相持三日,陳軍左、右金吾將軍見大勢已去,相繼投降朱元璋,陳軍士氣更趨低落。

 朱元璋乘機致書陳友諒勸降。陳為泄憤,盡殺俘虜。朱元璋則放還全部俘虜,并醫傷悼死,以分化瓦解陳軍。為阻止陳軍逃遁,朱元璋下令移軍湖口,命常遇春等率舟師橫截湖面,又令一部在長江兩岸修築寨柵,并置火筏於江中。八月二十六,陳軍因糧食奇缺,將士饑疲,遂冒險向湖口方向突圍,又陷入朱軍的包圍。朱軍乘機四面猛攻,陳軍混亂潰逃,在涇江口復遭朱軍伏兵截擊,陳友諒中箭身死。平章陳榮於次日率殘部5萬餘人投降,太尉張定邊同陳友諒子陳理逃回武昌。

 次年二月,陳理投降。 此戰,朱元璋先以洪都守軍拖住和消耗陳軍,爾後率主力在鄱陽湖與之決戰,主要依靠火攻,全殲陳軍,成為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,為統一江南、進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