屠御史的出身

整理/梓兒

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,雖然在第一集時談到御史一職,不過這一次的御史是很特別的,不是因他出巡的原故,而是他這位御史似乎是科舉出身的,所以自然令我困惑不已。為什麼呢?我們先按步就班談科舉吧!

 科舉,可算是咱們中國的道地產物,也叫「開科取士」。由國家設立許多科目,通過定其的統一考試,來選拔人才,分配官職。這個制度以隋煬帝大業二年(六○六年)設立進士科為開端,直到清光緒廿七年(一九○三年)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,在我國歷史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。

 在劇中縣官稱屠御史乃「天子門生」,有此一說的原因,追究起來可以從文風鼎盛的宋朝開始。

 宋朝在結束五代十國長期分裂、混戰的局面後,為了防止地方割據勢力再現,便加強中央集權,於是要需要大量的官吏補充到國家各級政權機構。因此,大力提倡科舉,在形式上進行調整和改革。首先是放寬錄取和任用的範圍,擴大錄取的名額。一經錄取,便立即授予官職。名列前矛的,還能很快得到高官職位。並且確定了實行殿試的制度。

 宋太祖為了直接控制科舉,於開寶六年(九七三年)舉行殿試。殿試的用途,在於切斷考生與主考官之間所固有的拉幫結派的關係,使考生成為「天子門生」,使之忠實地為皇帝服務。

 以八股文取士是明代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。在《明史•選舉志二》提到:「科目者,沿唐宋之舊,而稍變其試士之法,專取四子書及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禮記》五經命題試士。蓋太祖與劉基所定。其文略仿宋經義,然代古人語氣為之,體用排偶,謂之八股,通謂之制義。」在這方面梓兒就十分不能諒解劉基的作為了。雖然科舉制度雖然是明太祖和劉基制定的,但是八股文的體制,卻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。明太祖下詔設科舉,雖然是洪武三年開始,但是,定科舉之式是在洪武十七年。所以也莫怪在劇中伯溫聽到新任御史是科舉出身,大吃一驚,認為離朝不久,竟有如此賢才出現,速度的確快了點。^^|||

 明代實行四級考試制,即院試、鄉試、會試和殿試。在院試以前,有小考。考生參加縣試和府城及格,稱「童生」。然後參加省、府所在地方書院考試,院試及格,稱「生員」,俗稱「秀才」或「相公」。秀才與國子監的監生有參加鄉試的資格。鄉試三年一考,由皇帝欽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試,每逢子、卯、午、酉年舉行。叫「大比之年」。因考期在秋季八月,故稱「秋闈」。考試三場,取中的稱「舉人」,第一名稱「解元」,鄉試中舉稱「乙榜」,或叫「乙科」。

 在鄉試的第二年,每逢辰、戍、丑、未年,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,考期在春季二月,故稱「春闈」。考試由禮部主持,又叫「禮闈」。也考三場,取中的稱「貢士」,第一名稱「會元」。鄉、會試均實行《五經》分房考試。貢士還要到奉天殿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一場策試。殿試後分三甲出榜。三甲皆稱「進士」。一甲三名,賜「進士及第」:第一名稱「狀元」(或「殿元」);第二名稱「榜眼」;第三名稱「探花」。按規定分別授予官職。

 看到要經過如此重重關卡才能當官,這不但真是優秀呢!還真有耐心呢!

 明清二代以都察院為中央執行糾查彈劾的機關(老爺子曾任御史中丞),長官叫做都御史、副都御史、僉都御史,通稱都堂,下有各道監察御史。明太祖時改御史台為都察院,以左右御史,左右副都御史,左右僉都御史為正副,依省區(布政司)設十三道監察御史,簡稱「巡按」。明末為十五道。地方上發生重大糾紛難以解決時,則派帶「都」字銜的都察院官員前去處理。

 御史也可以外轉,或放巡按,後來外任的地方高級官員如提督、巡撫,也兼有都御史或副都御史的頭銜。《明史•太祖本紀二》提到洪武十年七月甲申置通政司,是月,始遣御史巡按州縣。意思就是說,劇中的御史出現的太早了。根據史書記載,看來老爺子還得活上兩年才能見到這名英挺的俊才狀元了。